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適合過一輩子的人必備10項特徵(轉貼)

心理學家認為..判斷男女兩個人是否適合牽手..應考慮以下10個因素.

第一..彼此都是對方的好朋友.不帶任何條件.喜歡與對方在一起.
第二..彼此很容易溝通.互相可以很敞開地坦白任何事情.而不必擔心被對方懷疑或輕視.
第三..兩人在心靈上有共同的理念和價值觀.並且對這些觀念有清楚的認識與追求.
第四..雙方都認為婚姻是一輩子的事.而且雙方都堅定地願意委身在這個長期的婚姻關係中.
第五..當發生衝突或爭執的時候可以一起來解決..而不是等以後來發作.
第六..相處可以彼此逗趣.常有歡笑.在生活中許多方面都會以幽默相待.
第七..彼此非常瞭解.並且接納對方.當知道對方瞭解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後.仍然確信被他所接納.
第八..從最瞭解你.也是你最信任的對方處得到支持的肯定.
第九..有時會有浪漫的感情.但絕大多數的時候.你們的相處是非常滿足而且是自由自在的.
第十..有一個非常理性和成熟的交往.並且雙方都能感受到.在許多不同的層面上你們是很相配的.


愛情是追到手的嗎?

不是..真正的感情根本不需要追的..
兩個人的默契..在慢慢將兩顆心的距離縮短..在無意識中漸漸靠近彼此..
從好朋友到情人..真正的感情是用不了多久的..
從妳喜歡上他的那一刻起..也許他也在那一刻喜歡上了妳..
同節奏的愛情往往能奏出最和諧最動聽的樂章..
真正的愛情需要什麼?需要兩個人在一起是輕鬆快樂的..沒有壓力..


愛一個人就是毫無保留地付出嗎?

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人..
我們首先是屬於自己的..我們有思想..我們有個性..而不是把我們的全部都給對方..
我們可以有保留..比如妳不願意說的隱私..有秘密的人才是成熟的..不是嗎?
有時候不說出來反而更好..

外貌和個性哪個更重要?

男人年輕的時候往往喜歡漂亮的女子..
30歲以後..會選擇和自己性格合適的女子..能和自己一起過日子的人..

現實和浪漫哪個更重要?

現實..沒有現實為基礎..浪漫就是空中樓閣..
大學校園的愛情往往隨著畢業而告終..大多是因為不現實..
不在一個城市..只有相互欣賞相互佩服各有所長的人..才會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
也才會結出最甜美的愛情果實..

分手後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嗎?

最好不要..剪不斷..理還亂..過去了就過去了..
我們不是生活在過去..而是現在..愛情不等於生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浪漫是什麼?

是送花?雨中漫步?樓前佇立不去?
如果兩人彼此傾心相愛..什麼事都不做..靜靜相對都會感覺是浪漫的..
否則..即使兩人坐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覺不到浪漫的..
所以請記住..

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
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
愛一個人不要超過八分


彼得‧林奇的暴跌應對之道(轉貼)

分類:大師語錄
2007/06/17 14:26
彼得‧林奇的暴跌應對之道

   2007年2月27日,中國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二』,深成指大跌9.29%,上証指數跌幅也高達8.84%,分別創下兩市近10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滬深300指數下跌9.24%,接近跌停,一個交易日兩市市值損失超過了1萬億。面對如此暴跌,每個人都首先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

  其實有無數人早已無數次問過這個問題,而且其中一些人經歷的股市大跌比我們更慘。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美國道瓊斯指數單日跌幅達11.5%。這是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這是歷史上第一個『黑色星期二』。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又是十月,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便重挫508.32點,跌幅達22.6%,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股市歷史上最大跌幅。遠遠超過了1929年10月28日那天11.5%的跌幅。僅這一天內,美國股票市值損失500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當年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8。這是一個最黑的『黑色星期一』,一個『華爾街歷史上最壞的日子』。很多人由百萬富翁淪為赤貧,精神崩潰甚至自殺。

  無數美國投資人在暴跌後也在問:為什麼?甚至美國國會事後為此專門成立調查小組。可至今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出為什麼。但是不管為什麼,所有投資人在暴跌後都得面臨第二個問題:怎麼辦?最需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是那麼管理巨額資金的基金經理們。

  1987年美國股市大崩盤時,彼得‧林奇管理著100多億美元的麥哲倫基金,一天之內基金資產淨值損失了18%,損失高達20億美元。林奇是如何應對的呢?

  林奇和國內幾乎所有開放式基金經理一樣,只有一個選擇:拋售股票。為了應付非比尋常的巨額基金贖回,林奇把不得不賣的股票都賣了。

  過了一年多,他回憶起來仍然感到後怕:『在那一時刻,我真的不能確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還是我們即將陷入一場嚴重的經濟大蕭條,又或者是事情z癡S有變得那麼糟糕,僅僅只是華爾街即將完蛋?』

  林奇是掌握巨額資金的基金經理,為了應對巨額贖回,只能拋售股票。那麼那些用自己的錢進行投資的中小投資者應該怎麼辦?林奇經歷過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業績。也許他的以下三個建議值得借鑒:

  第一,不要恐慌而全部賤價拋出。林奇談到,『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絕望地賣出股票,那麼你的賣出價格往往會非常之低。即使1987年10月19日的行情讓你對股市的走勢感到驚恐不安,你也不必要這一天甚至也不必在第二天把股票拋出。你可以逐步減持你的股票投資組合,從而最終能夠取得比那些由於恐慌全部拋出的投資人更高的投資回報。因為從11月份開始股市就穩步上揚。到1988年6月,市場已經從反彈了400多點,也就是說漲幅超過了23%。』

  有意思的是,滬深股市經過前天的暴跌後,昨天收盤時上証指數反彈接近4%,許多前天跌停的股票,昨天又漲停了,那些前天恐慌性全部拋出的投資人會如何感想呢?

  第二,對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堅定的勇氣。『投資股票要賺錢,關鍵是不要被嚇跑。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林奇最推崇巴菲特面對股市暴跌時的勇氣。沃倫‧巴菲特曾經告誡投資者,那些無法做到自己的股票大跌市值損失50%仍堅決持股不動的投資者,就不要投資股票。

  第三、要敢于趁低買入好公司股票。林奇認為暴跌是賺大錢的最好機會:『股價大跌而被嚴重低估,才是一個真正的選股者的最佳投資機會。股市大跌時人們紛紛低價拋出,就算我們的投資組合市值可能會損失30%,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不要把這種股市大跌看做一場災難,而要把股市大跌看做是一個趁機低價買入股票的機會。巨大的財富往往就是在這種股市大跌中才有機會賺到的。』

  也許有很多投資人在暴跌後會問另一個問題:能不能預測出股市暴跌?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看看歷史事實,是否有人曾經准確預測到股市暴跌?

  林奇發現,在1987年10月美國華爾街股市暴跌1000點之前,沒有任何一位投資專家或者經濟學家預測到這次股市暴跌,也沒有一個人事前發出警告。有許多人聲稱自己早已事先預測到這次大跌,但是如果這些家伙真的預測到的話,他們早就會提前把他們的股票全部拋出了,那麼由於這些人大規模拋售,市場可能早在幾周甚至幾個月前就暴跌1000點了。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說:『如果說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成功地預測股市變化。』巴菲特也說:『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而彼得‧林奇也不得不遺憾地感嘆:『不要妄想預測一年或兩年後的股市走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許投資者會傷心地問:既然股市根本無法預測,萬一再發生暴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林奇的回答是根本沒有必要擔心這個問題:『很顯然,投資者並不需要具備預測市場的能力照樣可以在股市上賺錢,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就應該一分錢也賺不到。在幾次最嚴重的股市大跌期間,我只能坐在股票行情機前面呆呆看著我的股票也跟著大跌。』

  連林奇也不能預測股市,但他照樣取得年均29%的投資報酬率,13年增值29倍,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基金經理。

  既然我們無法預測股市,那麼最好的辦法是不要預測股市。正如巴菲特所說:『對於未來一年後的股市走勢、利率以及經濟動態,我們不做任何預測。我們過去不會、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預測。』

  投資者投資的是公司,而不是股市,因此投資者應該關注的也應該是公司,而不是股市,不管股市暴跌還是暴漲,都是如此。也許這就是最成功的基金經理林奇告訴我們應對股市暴跌的唯一辦法。

北京新浪網 (2007-03-01 09:22)

無名氏部落格 投資專欄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你是愛我還是需要我?(轉貼)

著名的心理學家 弗格姆(E.Fromm)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中有這麼一句名言:
不成熟的愛是--< 因為我需要你 , 所以我愛你 ----
而成熟的愛是--< 因為我愛你 , 所以我需要你 ----

一個人付出的愛是不是成熟,從他最原始的動機與表達得到驗證.

如果是基於需要(例如:因為我孤單.寂寞,所以我需要你陪我與安慰),
那麼他所說的愛其實不是真愛,而是一種條件的需索卻假冒愛的名義.

這假愛的鑑別非常容易,就是當他的需求已得到滿足\r
(例如:因為你的陪伴安慰,他已不再感到寂寞),
便會對你的存在覺得多餘與 厭煩.

所以,當你的情人打電話給你,訴說他見不著你的日子真是茶不思飯不想,
而求你趕過去給他看看的時候,你且慢高興.因為說穿了,
他只是要你去給他下飯罷了!他只是需要你,那裡是愛你呢!

而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自由付出。
所謂需要,其實只是一種邀請:
他需要一個人和他共同完成這樁愛的事實,所以他對你提出邀請了。

而這樣的真愛也很容易鑑別\r
就是當你對他的邀請婉拒甚至只是沈吟的時,
他立刻就能尊重你的意願而停步,而不會死追活纏,非要你答應才甘心。

何以故?
只因他並不是荏弱的人格需要你去支持,
而是秉其人格的獨立堅強,願邀你分享他生命的美好時光。

因此我們說愛的第一要義就是自由。

這一方面是指愛的付出應當基於自由意志,而別無潛在的陰暗動機。
一方面則是指對對方人格自由的充分尊重,而不在付出的愛上面附帶有渴想。

期望,要求乃至逼迫的壓力。
而真的相愛是一種愉悅甜美的經驗,而不是互相剝削的債務。
但許多情人的相處卻總是從無私的愉悅始,而以沈重的負擔終。

情人總忍不住想用對方的束縛來保障自己的安全,
卻不知只會帶來更多的煩憂。
而一個願意對方完全自由的人,又有誰捨得離棄?
只是道理雖然簡明,當事到臨頭,總是不容易做到罷了!!!!

有人問:『你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我只能夠說出為什麼不喜歡一個人,卻說不出為什麼喜歡個人。

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感覺。
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

事實容易解釋,感覺卻難以言喻。
愛情是忽然有一個人,我們覺得一見如故,
很想靠近他,我們的內分泌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想擁抱他。
以後,無論快樂或哀愁,我們也想不起當初為什麼愛他。

只有當我們不愛一個人時,才會找出不愛他的原因,
因為我們開始挑剔。

任何一個人,只要你去挑剔,一定找得出缺點。
越去挑剔,缺點越多,我們便可以說出為什麼不喜他。

我們想買一件衣服時,即使發現他有小小瑕疵,
埋怨幾句,也肯將就,因為只有這一件, 而且我們太喜歡它了,瑕不掩瑜嘛!

假使我們根本不想買那件衣服,它的小小瑕疵便是致命傷。
我們更會努力地找出其他缺點,譬如質料不夠挺,
顏色太鮮豔,向售貨員證實,我們不是隨便來逛逛的,
我有認真考慮過的呀!

分手可以有很多原因,結合卻只有一個原因,

原因就是: 不需要原因

快樂與幸福有什麼不同?

他可以給你快樂,但是不能給你幸福!
快樂與幸福有什麼不同?
「快樂來自於做了某件事,幸福來自於什麼都不做。
快樂時大家都看的到,幸福時則未必。
快樂可以分享,而幸福,通常只有自己知道。」
(王文華,《第五十個女朋友》)